“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每当此时,我们不仅会踏青赏花寻春,更会怀念逝去的亲人、铭记那些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献身的英烈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封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们也通过各种活动,传承清明文化,缅怀先辈,致敬英雄。
“乡野新绿进餐盒 踏青赏玩不愿归”。吃青团是清明时节的一大特色。在《荆楚岁时记》《节序同录》《随园食单》等古籍中,都有清明时将艾草、青草汁水加入点心,做成糕饼的记载。吃青团,寓意着团圆和和谐,也寄托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赏花则是清明节的另一大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清明是春回大地之时,此刻的自然界各处都是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是最适合郊游的时期。学生们走出校园,来到户外,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欣赏着盛开的花朵,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插柳是清明节气的风俗活动之一,清明插柳源于唐代,宋代尤为普遍。清明节气,学生们也效仿古人折下嫩绿的柳枝、头戴柳条做成的帽圈,迎接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延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开封市一职专的学生们更是通过各种方式,缅怀那些为国家、为人民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青言寄哀思,是学生们表达对英烈敬意的一种方式。他们拿起笔,在便利贴上写下对英烈的缅怀之情,表达对英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这些话语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聆听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更是学生们表达对英烈敬意的重要仪式。开封市一职专的学生们或来到革命纪念馆,通过观看大量详实的照片、文献等,深入了解革命故事;或来到烈士陵园,整齐列队,怀着沉重的心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默哀致敬,向烈士墓碑献花。
清明祭英烈,不仅是对英烈们的缅怀和敬意,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传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英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立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以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精神为动力,求真务实、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