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联系我们

更多>>
招生电话: 037123226909
联系电话: 037123226909
地 址: 开封市洪河沿街94号(洪河沿校区)开封市理事厅街40号(理事厅校区) 开封市魏都路与十一大街交汇处(住成电装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方案

所在位置:首 页 | | 人才培养方案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4-04-02    浏览次数:次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专业代码:740104

接续专业:

高职: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旅游管理、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定制旅行管理与服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民宿管理与运营、葡萄酒文化与营销、茶艺与茶文化、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会展策划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餐饮智能管理、中西面点工艺、西式烹饪工艺、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商务日语、应用日语。

本科: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专业大类

专业名称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旅游服务类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前厅服务员

茶艺师

插花员

 

客房服务员

餐厅服务员

会务接待服务员

康乐服务员

茶艺师

插花员

饭店各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具有餐饮服务与管理及酒店服务类工作基本能力,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酒店服务类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学生。

(二)培养规格

1.思想品德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3)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沟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养成自觉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

2.科学文化

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具有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2)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及职场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

(4)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

(6)具有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了解经济、管理、法律、公关礼仪、哲学、美育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3.职业能力

1)能识别高星级饭店的各种产品,熟悉各部门分工和各岗位的服务流程,能恰当运用主要服务用语;

2)能参与高星级饭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会议、康乐以及销售等部门的服务接待与运营,能娴熟地完成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项目的工作;

3)能在服务岗位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一般接待服务和对客交流;

4)具备安全使用及日常维护与保养相关工作设备的能力,具有安全使用、指导使用、日常维护与保养相关客用设施设备的能力;

5)具备在饭店服务、运营与管理工作中处理常规问题及一般非常规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应对服务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6)能熟练使用饭店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对客服务,处理内部电子资料;

7)能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能在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1)本课程结构不包括军训、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2)本专业三年总学时为3240学时,其中公共课1008学时,占31.1%,专业课1152学时,占35.5%;实训实习1080学时,占33.3%。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上下浮动,但要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3)公共课、专业技能课、实训实习均为必修内容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认清自己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认知与积累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与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等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144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基础模块四部分内容的学习,分别是基础知识(集合、不等式)、函数(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几何与代数(直线与圆的方程、简单几何体)和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初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14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由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六部分组成,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围。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主题能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言技能迁移,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效率和效果,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44

8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 共八个部分。拓展模块包括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 、实用图像制作、演示文稿制作、数字媒体创意等内容。教学中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拓展模块可根据学校特色和专业学求自主安排。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社会,熟练使用操作系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规范,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具备信息安全意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护措施。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形图像等图文编辑软件的使用,能根据要求进行图、文、表等编辑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能使用移动终端的多种编辑软件进行数字媒体作品集成制作了解人工智能相关发展和应用领域,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72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为主要内容,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程。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 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144

10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拓展模块包括“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历史上的著名工匠”。通过历史课程使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解释加以评析。

72

11

艺术鉴赏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开设本课程本课程是中职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具体音乐与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学习,在了解人文背景的基础上阐述学科知识,在扎根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在尊重优秀乐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并努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

36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旅游概论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教高考考试科目开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旅游、旅游者概述、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旅游业发展规划及旅游业的未来五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为职教高考和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打好基础。

72

2

旅游心理学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教高考考试科目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企业员工心理。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旅游活动的心理学问题,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旅游活动中人们的相关行为,为将来职教高考和从事旅游业工作打好基础。

144

3

旅游英语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教高考考试科目开设。本书分为五个模块:旅游服务专业英语课程主题的引入、景区接待服务专业英语、景区导游专业英语、商业人员服务专业英语、旅游服务人员岗位职责。旅游英语专业模块教学过程是行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的再现,可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职教高考和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打好基础。

144

4

餐饮服务与管理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本书共分九个项目,内容包括:认识餐饮、餐饮服务技能、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宴会服务、酒吧服务、菜单设计、餐饮服务质量和管理。结合现代服务行业新的变化趋势,教学内容增加了移动支付、主题宴会、技能大赛、“带路”菜肴介绍、App远程点菜等富有时代感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学生能较好地应对服务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和服务中及服务后的投诉

144

5

饭店情境英语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开设本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前厅服务:预订客房服务、入住登记及接待、礼宾服务、话务服务、收银、离店服务;餐饮服务:预定与领位服务、点餐与上菜、酒吧服务、送餐服务、投诉处理;客房服务:客房常规服务、其他客房服务、洗衣服务、处理投诉及设施维修服务。本课程主要教学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能熟练使用英语介绍饭店的设施和服务;能熟练使用英语办理预订房间、入住登记等手续;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菜肴的介绍或推荐;能熟练使用英语在客房清扫、开夜床等服务工作中与客人沟通,满足客人的需求;能听懂、理解饭店外宾的服务要求;能用英语回答客人有关饭店服务的询问;能熟练使用在饭店服务工作中的礼貌用语。

72

6

饭店服务礼仪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礼仪基础;个人形象;主要岗位礼仪;涉外礼宾服务;部分民族、港澳台地区以及主要客源国礼仪;宗教礼仪。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能根据工作场合塑造整洁、适宜的业职形象,谈吐举止大方、得体;熟悉饭店各部门分工及各岗位的服务流程,在服务过程中做到站姿优雅、坐姿规范、步姿轻盈、蹲姿自如、手势恰当、鞠躬到位、微笑大方、敬语真诚;能参与饭店前厅、客房、餐饮、会议、康乐以及销售等部门的服务与管理,能恰当运用岗位礼仪、涉外礼宾服务、宗教礼仪、主要客源国礼仪等,娴熟地完成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项目的工作。

72

7

饭店管理概论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管理学基本理论;饭店各岗位概述;顾客的消费行为;饭店员工服务心理;饭店员工的管理心理;饭店员工的职业心理。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能认识本课程在饭店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宾客消费心理、饭店管理心理以及饭店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能较好地应对服务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和服务中及服务后的投诉。

72

8

前厅服务与管理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销售预订、礼宾服务与管理、前台接待与管理、商务中心运营与管理、客服中心、行政楼层服务与管理。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能接受客房预订;能提供前厅礼宾服务;能较熟练提供前台接待服务;能提供商务服务;能提供客服中心服务;能提供行政楼层服务。

72

9

客房服务与管理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主要内容是客房服务;布件服务;公共区域服务。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能按照客房服务、布件服务、公共区域服务等相关技术操作,提供客房服务;进行布件服务;提供公共区域服务。

72

10

康乐服务与管理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定位开设。具体内容包括:健身房服务与管理,游泳池服务与管理,网球场、壁球房服务与管理。通过学习与训练,学了解各康乐项目的基本常识;能热情主动按程序接待客人;能熟练为客人提供规范服务;能熟练使用相关项目设施设备;会进行相关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能正确应对服务中发生的突发状况。

72

11

会议服务与管理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竞赛内容所开设。本课程主要包括酒店会议市场、酒店会议产品、酒店会议促销、酒店会议服务人员、酒店会议产品出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议入住前的准备、会议登记资料的准备、会议接待的内容及形式,学会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打下基础。

72

12

餐饮企业运营与管理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竞赛内容所开设。本书下设四个项目:中央厨房的管理、餐饮企业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央厨房安全与食品安全管理、餐饮企业成本控制与核算。通过学习,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充分领会餐饮企业运营的核心理念,会处理实际餐饮业务。

72

13

茶艺

依据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竞赛内容所开设。本课程主要包括茶的历史与文化、茶具的分类与选购、茶具的使用与保养、常见茶叶品种介绍、泡茶技巧与品鉴方法、品茗礼仪与茶道示范。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茶艺技巧,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更大选择空间。

72

 

2.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专业训练,包括职业见习、酒店轮岗。主要任务是通过了解酒店服务类工作特点,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意识;学习并运用饭店服务相关知识,实际体验酒店服务类工作岗位任务,熟悉酒店工作流程及规范;学习、观摩酒店服务类活动,进一步了解学习领域目标、内容及要求,模拟酒店、餐厅活动或进行实操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实践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顶岗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酒店服务类工作的性质和职责,进一步掌握酒店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通过实习酒店服务员的全部工作,培养学生酒店服务类工作的能力,学习酒店服务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增强适应岗位的能力。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48周、其中教学时间36(含复习考试2周,周学时为30(含班会活动与自习),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1

2

3

4

5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2





哲学与人生

2

36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2



语文

8

144

2

2

2

2



数学

8

144

2

2

2

2



英语

8

144

2

2

2

2



信息技术

4

72


2

2




体育与健康

8

144

2

2

2

2



艺术鉴赏

4

72



2

2



历史

4

72

2

2





公共

素质课

普通话

1

18

1






硬笔书法

1

18


1





安全教育

劳动教育

2

36

1

1





公共课总计

56

1008

14

16

14

12



 

 

 

 

 

 

专业技能

 

 

 

 

 

 

专业核心课

 

旅游概论

4

72

4






旅游心理学

8

144



4

4



旅游英语

8

144



4

4



餐饮服务与管理

8

144


4

4




饭店情境英语

4

72

4






饭店服务礼仪

4

72

4






饭店管理概论

4

72

4






前厅服务与管理

4

72


2

2




客房服务与管理

4

72


4





康乐服务与管理

4

72




4



茶艺

4

72


4





餐饮企业运营与管理

4

72



2

2



会议服务与管理

4

72




4



小计

64

1152

16

14

16

18



见习、实习

30

540





30


顶岗实习

酒店轮岗

30

540






30

专业技能课程总计

124

2232

16

14

16

18

30

30

总学时

180

3240

30

30

30

30

30

3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要求,本专业教职工数与学生数应为1:20,依此标准合理配置公共课教师和专业教师。

2.公共课教师应具有与任教课程对口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等学校教师资格或高中教师资格

3.专业课专任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或高中教师资格。专业教学团队中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是本区域或本行业的专家,比例控制在15%-30%。

4.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与任教专业对口的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

5.专任教师每两年必须参加两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或社会实践培训学习;每五年必须参加一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公共课教师应参加新课程标准的培训。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应配备与专业办学规模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室规格按照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配置,基本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设有客房中式铺床实训室、客房(标准间)实训室、餐厅(中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

本专业普通教室和专业实训室全部配备有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资源

根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特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坚持课程教材立体化、实用化、现代化,坚持课程设置对接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证知识、职教高考知识、技能竞赛技能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融合。

(四)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级授课、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等形式组织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可利用教学团队的微信群、班级、精品课程网站等网络空间,聚集教学资源,建立交流平台,实现在线教学及实时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达到共同学习、共

同提高的目的。强化课程思政,强化任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每门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五)学习评价

1.以教师评价为主,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

2.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要把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单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改革评价方法,逐步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3.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依据国家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则;依据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职业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4.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学特点,制定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

5.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细则。

(六)质量管理

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就业率对口升学率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针对专业特点,制定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特别是用人单位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制,把课程评价作为专业教学质

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和完善。

九、毕业要求

1.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2.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

3.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4.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

5.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等级资格证书,符合学校的有关毕业要求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开封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您是第 : 1194836 位访客